联华证券_股票杠杆炒股平台_靠谱的股票杠杆平台  

你的位置:联华证券_股票杠杆炒股平台_靠谱的股票杠杆平台 > 联华证券 >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有两个外国人参加了会议,除了马林还有谁?_尼克尔斯基_赤塔_工作

发布日期:2025-04-28 21:55    点击次数:127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有两个外国人参加了会议,除了马林还有谁?_尼克尔斯基_赤塔_工作

自五十年代起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上海市兴业路76号所在的建筑一直在追寻着一个谜底,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

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让一群人坚持不懈的寻找下去呢?

说起兴业路76号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说起这个地方建筑的另一个名称大家就知道这个地方对新中国有多么重要。

现如今它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而在101年前,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党就诞生在这里,中共一大也在此处召开。

而熟悉党史的人应该知道,中共一大的参与者总共有15位。在这15个人中,有14人的履历、照片和人生经历都一一记录在案,

唯有一人的信息始终晦涩不明,成为了一个谜团。

这人就是尼克尔斯基(化名)。

展开剩余94%

2007年9月27日之前,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第三展厅中,13位国内出席者和1位共产国际代表的大幅照片清晰明了,唯有写着尼克尔斯基的展位上是一片惹眼的“空白”。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尼克尔斯基的信息如此晦涩?让人经过了足足半个世纪才找到了他呢?

尼克尔斯基原名叫做弗拉基米尔·阿勃拉莫维奇·尼克尔斯基,1889年2月10日,尼克尔斯基出生在俄罗斯一个名叫奇特坎的平凡小村庄里。

尼克尔斯基一家是犹太人,所以在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境内不可能有什么好的待遇,他的父亲为了养家糊口开垦了一片荒地,靠着几亩薄田养活一家老小。

到尼克尔斯基5岁那年,俄罗斯帝国出台了一项新的法律,法律规定犹太人没资格在这里生活,一家人被沙皇当局流放到了托木斯克。

在这个年平均气温零下0.6°C,冬季持久且严寒无比的地方,初来乍到的尼克尔斯基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

在这里挣扎求生了两年,尼克尔斯基的父亲带领全家举家搬到了赤塔,相较于托木斯克,赤塔的各种资源比较丰富,所以有不少私营企业存在。

尼克尔斯基的父亲在这里顺利地找到了一份私企的工作,一家老小这才免于被饿死的命运。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我们是耳熟能详,但对于尼克尔斯基来说,这就只是一句空话。

本来家庭就不富裕,尼克尔斯基一家还是多子家庭,他还有4个兄弟姐妹。

尼克尔斯基在13岁时,因为家庭条件过于困难,他无奈从赤塔当地的商业学校里“提前毕业”,早早地参与了工作。

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为他的提前工作带来任何好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年纪轻轻的尼克尔斯基就体验到了什么叫颠沛流离。

1911年,还是个孩子的尼克尔斯基被父亲托关系送到了赤塔的“克列伊曼和罗多夫斯基兄弟”商店当起了搬运工。

干了不到一年时间,年轻的尼克尔斯基被累得瘦了一大圈,无奈之下,他又被父亲带到了阿穆尔铁路斯别格车站的一处仓库里,当起了售货台的服务员。

服务员的工作干起来枯燥又无味,而且工钱并没有比在赤塔高多少,父子俩一合计,决定让尼克尔斯基回赤塔再找份工作,别的不说,好歹离家比较近。

尼克尔斯基在1913年回到赤塔州,凭借一年兢兢业业的服务员生涯,他这次在“克列伊曼和罗多夫斯基兄弟”商店摆脱了干苦力的命运,成了一个专业服务员,在这里一直干到1916年。

1916年时尼克尔斯基刚满18岁,按现在的情况来说刚刚成年,但他已经有了数年的工作经历,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

尼克尔斯基生活算是慢慢有了起色,但对于沙俄帝国来说,1916年可不是什么好光景,外有外敌侵扰,内有革命党人不断冒头,称得上是风雨飘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16年底,尼克尔斯基被坎斯克市的第十六西伯利亚步兵团强制征召入伍,就这么成了一个大头兵,在这里,他一直服役到1917年3月。

在坎斯克市服役没过多久,他所属的连队被调往赤塔,兜兜转转一圈又回到了老家。

不久以后,他又从军队复员,到当地消费者协会做了一名员工。结果还没等他熟悉手头的工作,由于当时大环境实在恶劣,他被裁员了,被迫成了无业游民。

在当时的赤塔,“被失业”的人远远不止他一个,各大企业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更别说是普通百姓了。

此时的赤塔一个工作岗位往往有数个人争抢,尼克尔斯基实在抢不过,就去了海参崴。在海参崴的竞争压力明显小了很多,他在这里做过收款员,偶尔还在一家肉店兼职售货员。

平静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他所处的时代风雨飘摇,已经容不下安稳的生活。

1918年不是普通的一年,在去年的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人民获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

但在1918年8月,在反革命武装捷克军团的帮助下,白军一举攻占了尼克尔斯基所在的海参崴,并在当地发布了强制征兵公告。

好不容易从军队复原的尼克尔斯基本就不愿意入伍,更别说是加入比暴徒好不了多少的白军。

他想方设法准备回到赤塔家中,结果在满洲里火车站被白军首领谢苗诺夫的警卫长逮了个正着。

逃兵役的事情败露,他被送到赤塔的军事指挥官处进行处置。负责处置他的人一看这是一大小伙子,大手一挥:

你去军队吧!

进军队是不可能进的,条件又不好,打仗还死人,尼克尔斯基推说自己的身体不好,于是他被送到了医务委员会进行体检。

可能是这么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尼克尔斯基的体检结果还真的是健康状况不适合服兵役。

得到通知的尼克尔斯基心头一喜,还以为自己能逃过一劫,

可他没想到白军在不做人这方面,一向很不做人。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尼克尔斯基经过医务委员会足足8次细致的身体检查以后,终于在第九次检查时,医务委员会得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这个小伙子很健康,上前线吧!

就这样,尼克尔斯基成了白军的大头兵,被分派到驻扎在赤塔的第三十一西伯利亚步兵团。

在白军的部队里,尼克尔斯基还没等来战斗,就先等来了一件彻底改变他命运的事件——犹太族士兵刺杀白军首领谢苗诺夫。

如果这名叫做贝连巴乌姆的犹太族青年真的刺杀成功,情况或许会发生改变,可惜的是,他失败了。

暗杀未遂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经过调查,贝连巴乌姆是第三十一西伯利亚步兵团的士兵,是一个犹太族人,最重要的是,

他参加了一个名叫“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的地下组织。

贝连巴乌姆和他的四个同伴在1919年2月3日被判处了死刑,与此同时,谢苗诺夫下了一道命令,将军队中的犹太人统统当做叛徒集中起来,押解到马卡维耶沃车站集中管制。

就这样,在1919年3月,一头雾水的尼克尔斯基被押送到了马卡维耶沃车站,被编入了所谓的犹太士兵“感化”连。

这个连队的纪律十分严苛,士兵们稍有违规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连长甚至宣布,如果发生骚乱,只要有1人逃跑,就会有10个同胞给他陪葬,并且还会“惩罚”他的亲属。

白军过于不做人的行为终于引起了犹太人的反抗,他们暗中成立了地下组织,与亚基莫夫的游击队取得了联系,准备起义。

就在这时,一向不起眼的尼克尔斯基毅然站了出来,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领导地下小组的工作。

1919年12月,潜伏已久的地下工作者终于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带领犹太连在在涅尔钦斯克工厂举行起义。

有心打无心,这次起义大获成功,杀死了包括连长在内的所有连内军官。

与此同时,地下工作者发动宣传攻势,把近300人的谢苗诺夫警备队发展成了同志,与赶来的游击队联合,一举占领了涅尔钦斯克工厂。

1920年4月,尼克尔斯基同自己所在的犹太连一起转到了红军方面,在这里尼克尔斯基参加了数次游击战斗,直到最后一次在达乌里亚车站的战斗中被冻坏了脚,这才从前线上退了下来,在医院进行疗养。

时间来到1921年,这年不仅对尼克尔斯基这个人来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中国也极为重要。

1921年,尼克尔斯基加入了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然后作为共产国际在东北的全权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共一大的组织工作。

在我国以往的研究中,因为受到包惠僧回忆的影响,一直以为为中共一大提供经费和指定计划的人是马林。

但经过史料考证后发现,当时的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革命情况知之甚少,

马林来中国之前对我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状态。

他接受到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推动中国的革命工作,并没有指示要求他参与中共的建党活动。

那么参与中共一大的一共有两位共产国际同志,马林和尼克尔斯基,马林既然不直接参与建党活动,

难道帮助中共建党的是这位神秘的尼克尔斯基么?

事实上确实如此。

其实在1920年,共产国际就已经派人来协助中国成了党组织,这人就是

维经斯基

,但在1921年初,维经斯基就回国了。

在回国之前,维经斯基在路过北京时还不忘提醒在中国的同志:

“希望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尽快联合起来,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

回国以后的维经斯基在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就职,就在这时,尼克尔斯基被远东书记处派遣至中国接手维经斯基的工作——协同马林,帮助中国的共产主义者筹备和举行中共一大。

经过多方商谈,确定好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相关事宜,上海早期的党组织李达等人陆续给各地区党组织发信,提出各地派代表来参加会议。

考虑的路途遥远,加上各地区党组织经济困难,在信件中还附带了一份路费。对于这笔经费的来源,包惠僧曾明确地说:

“钱是马林出,张国焘用,每个代表发了100元路费,回去时每个人又给了50元。”

但事实上,当时负责为中国共产主义者提供活动经费的是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

那么理所当然,掌握经费的应该是由远东书记处派遣来的尼克尔斯基。

经过卡尔图诺娃博士的考证,情况应该确实如此。

有资料显示,尼克尔斯基来华时掌管一定数额的资金,负责提供经费。

而且在他的前任维经斯基来中国时,就已经带了来相关的活动经费,为中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的工作提供了极大地帮助。

而在维经斯基回国后,尼克尔斯基来华前,因为经费困难,许多正在进行的工作还曾陷入停滞。

1921年7月23日晚,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迎来了一大批

名字闪烁着光芒的人物:

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董必武、陈潭秋,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王尽美、邓恩铭,周佛海,包惠僧以及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会议上,尼克尔斯基将远东书记处的成立的消息告知我党,并向他们讲述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发展状况,并建议党组织在一大结束后向远东书记处报告下代表大会的进程,以争取来更多的支持,还建议中共一定要重视工人运动。

不论是从会前提供经费推动会议召开,还是在会议上为中共提出良好的建议,尼克尔斯基都对刚诞生的中共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无愧于他当时的身份和接受到的任务。

尼克尔斯基在中共一大上作为唯二的共产国际友人之一,按理说本就应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现实却是销声匿迹,名声远不如马林呢?

在李达、包惠僧、张国焘等人的回忆录中,他们都认为尼克尔斯基是马林的助手,原因很简单。

马林比尼克尔斯基大6岁,中共一大召开时,尼克尔斯基32岁,前文提到过,1921年尼克尔斯基才刚刚加入俄共,而马林在1902年就加入了荷兰社会民主工党,已经是将近20年的老革命了。

由于尼克尔斯基相较于马林来说不善言谈,而且尼克尔斯基除了母语俄语,只会少部分英语,与我党人员交流起来比较困难,给人以沉默寡言的印象,让当时不知内情的李达等人作出了误判,误以为外向大方的马林才是二人之间的主导者。

至于为何尼克尔斯基后来名声不显,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与马林在中共一大结束后仍然活跃在中国不同,尼克尔斯基在一大结束后就离开了中国,从1922年一直到1935年一直活跃在苏联远东边区。

1936年1月,尼克尔斯基在第七处间谍机关任全权代表。可惜好景不长,1年以后,尼克尔斯基因为此前曾在白军犹太连当过兵的经历,被召回莫斯科进行调查。

调查持续了整整1年,可惜的是因为各方面原因,在1938年9月21日晚,哈巴罗夫斯克市的一处内部监狱里传来了一声枪响。

这位曾经为中共提供过帮助的共产国际友人被执行了枪决,带着“间谍”和“叛国”的污名离开了人世,年仅49岁。

更令人难过的是,在尼克尔斯基生前最后的任职生涯中,他从事的还是反间谍活动,还曾取得过重大的战果,在“猕猴—幻影”行动中,曾先后抓获50多名日本间谍和大量走私者。

历史最终还是还英雄一个清白,1956年11月8日,尼克尔斯基的案件经过重新审议后,因为缺少证据而被平反。

对于中国方面来说,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友人,新中国成立以后,寻找尼克尔斯基照片和生平事迹的脚步从未停过。

可惜由于战乱和各种因素,寻找工作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尼克尔斯基依然音容杳然。

直到2006年,事情终于迎来了转机。

一名叫阿列克赛·布亚科夫的大学教授来到中共一大纪念馆,说他在鄂木斯克州档案馆中找到了两张照片,

一张是尼克尔斯基人事档案封面的照片,另一张是尼克尔斯基本人履历表上的照片。

除了这两张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外,还有四、五十页的档案数据。

无独有偶,就在阿列克赛离开一个多月后,2007年8月,蒙古方面传来消息,说他们那里的达西达瓦教授也找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

9月11日,达西达瓦教授来到上海,没顾上休息就火速赶到一大纪念馆。

经过一番比对,达西达瓦带来的两张照片其中一张和阿列克赛带来的完全相同,所有人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说明这些照片确实属于尼克尔斯基。

而达西达瓦带来的另一张则拍摄于20世纪20年代,更接近于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所有纪念馆决定在展厅中使用这一张。

2007年国庆节前夕,尼克尔斯基的肖像照片终于填补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空白。

黑白照片上,尼克尔斯基身穿苏联红军制服,高高的额头和立体的五官,让人们知道了,中共一大神秘的第15人原来是长这个样子!

而此时,距离中共一大的召开已经过去了86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58年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中国人终于填补上了这片回忆上的空白。

发布于:天津市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股票杠杆炒股平台_靠谱的股票杠杆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